Photo_1668308099257.jpg

前言

「 IKKO 」和「 BGVP 」相信燒友都對他們品牌相當熟悉,近年來對岸 HI-FI 的快速崛起,除了增添消費者購買的選擇外,也讓入門 HI-FI 區間激起了火花;這次帶來的分別是 IKKO 的平價小尾巴 「 IKKO ITM02 」以及 BGVP 的平價入耳式耳機「 BGVP 鱗Scale 」,二者搭配的入門隨身組合僅三張小朋友不到,而實際體驗如何就讓我們邊看開箱邊說。

 

開箱圖集

>IKKO ITM02

Photo_1668308149544.jpg

Photo_1668308150074.jpg

包裝採紙盒印刷包裝,正面有著 HI-Res 的小圖標。

 

Photo_1668308150607.jpg

Photo_1668308151103.jpg

 除「 IKKO ITM02 本體外,配件部分還有二條線材 (Type-c to Type-c、Type-c lightning)、說明書、保固卡。

 

Photo_1668308197075.jpg

Photo_1668308197516.jpg

Photo_1668308196614.jpg

「 IKKO ITM02 」為可換線式設計,內部使用一顆 AK4377 DAC,輸出端口為 3.5mm,LOGO另一側有指示燈號,支援 PCM/DSD 二種解碼格式,二種格式也分別對應不同的指示燈號,藍燈為 PCM 解碼,紅燈為 DSD 解碼。

 

>BGVP 鱗Scale

Photo_1668308036449.jpg

Photo_1668308036927.jpg

Photo_1668308037454.jpg

Photo_1668308037899.jpg

「 BGVP 鱗Scale 」在包裝設計上依舊有著不錯的水準,實在感受不出這是一款入門耳機。

 

Photo_1668308100651.jpg

Photo_1668308100167.jpg

Photo_1668308099718.jpg

▲ 耳機本體二邊單體使用黑白二色不對稱設計,腔體也分別使用透明及黑色半透明設計,面板有著鱗片一般的圖樣,用以呼應耳機鱗的元素。

 

Photo_1668308149094.jpg

▲ 「 BGVP 鱗Scale 」的線材為 MMCX插針、3.5mm插頭,並附有麥克風設計,值得一提的是MMCX為膨脹式插針,不會很容易鬆動;這條線觸感蠻特別的,內部類似絞線外層再加一層白色熱縮套作為披覆。

 

實際聆聽感受

「 IKKO ITM02 」&「 BGVP 鱗Scale 實際搭配手機 (SAMSUNG Galaxy S10) ,「 IKKO ITM02 」在接上設備後要播放音樂它的RGB燈才會做顯示,配戴感上「 BGVP 鱗Scale 」意外的相當貼耳,整個面板能服貼在耳朵的外側,僅有下方小角有一小部分凸出,搭配上柔軟的線材,整體配戴感受相當好,拿來當表演用耳機想必也是沒有問題。

二者搭配下的音色表現呈現偏暖的聲底,「 IKKO ITM02 」相較於筆者手邊的 鑠耳 DT02 小尾巴音色較暖些,整體低頻的份量更多,並更為擴散營造出更加溫暖的氛圍感,整體音場較為立體、刻劃的也較為自然,相較之下 DT02 像是站在樂團裡聽歌 (近場聆聽),「 IKKO ITM02 」較像是聽眾的角度在聆聽,樂器分布的位置也較為明確,演唱者咬字的細節更容易被注意到,不過在人聲的密度上就不如 鑠耳 DT02,人聲位置也稍退後半步,簡單來說,聽樂器選「 IKKO ITM02 」,聽人聲選 DT02 ;「 IKKO ITM02 」相較於手機 3.5mm 直出的差距相當明顯可聞,手機直出下的動態及解析力大大不如「 IKKO ITM02 」,且聲音也相較其扁平許多,因此一般手機用戶無論有無 3.5mm 耳機孔,搭配「 IKKO ITM02 」應都會有相當的升級感。

「 BGVP 鱗Scale 」內部使用雙動圈單元,聲音中性也同時保持相當的厚度,在搭配上會建議使用中性或是稍冷的前端作為搭配;鱗 在音場表現十分寬鬆,樂器細節也十分豐富,三頻分布算是平均,高頻稍暗了一些,低頻表現帶有擴散感,整體聽感十分耐聽、舒適,也同時保有足夠量的細節及同價位水準之上的解析度,必須說比起低價位瘋狂堆料的 CHI-FI 耳機,依舊使用動圈單元所帶來最大的效益就是有著堆料耳機難以比擬的流暢感及耐聽度。 

arrow
arrow

    A&J HEAD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